×

Loading...

『豫讓藏身吞炭』的典故

豫讓本來仕事於范氏及中行氏,但一直不太出名。後來轉去智伯瑤門下任職,智伯很看重他。之後晉陽之戰爆發,智伯討伐趙襄子,趙襄子聯合韓康子與魏桓子(後來的韓國與魏國)於晉出公二十二年(前453年)滅掉智伯,將智伯的土地瓜分。趙襄子與智伯之間本來就有極深的仇怨,更將智伯的頭顱當飲酒之骷髏杯。


豫讓逃到山中,說道:「唉!男子只會為了解自己的人而死,女子只會為愛慕自己的人而裝扮。既然智伯了解我,我一定會為智伯報讎而死,以報答智伯的恩情,那麼我死後的魂魄就不會羞愧了。」便改姓換名,冒充成服刑之人,混進趙襄子宮廷裡塗飾廁所,身帶匕首,想刺殺趙襄子。一日,趙襄子正在如廁,突然心一驚,抓住服刑人審問,發現他是豫讓,知他要報仇,侍衛要殺他。但趙襄子卻說:「他是行正道的義士,我小心避開他就可以了。況且智伯死後連後代都沒有了,而他的家臣希望為他報仇,這是天下的賢人啊。」最後釋之。


不久,豫讓又在身上塗漆,讓皮膚長滿惡瘡,又吞木炭使自己聲音變得沙啞,[4]令自己的樣子令人無法辨認,連他的妻子都不認得,豫讓便在街道上行乞。朋友認出豫讓,為他哭道:「憑著你的才幹,若能委屈自己作為臣下事奉趙襄子,趙襄子必定會親近和寵信你。等到他親近和寵信你的時候,你要幹你想幹的事,難道還不容易嗎?何必要殘害自己身體,損壞自己的外表,希望藉此達到向趙襄子報仇的目的,這不是更困難嗎?」豫讓說:「假如我委屈自己作為臣下事奉趙襄子,而又想要殺掉他,這是懷有二心去事奉君主。我所做的事的確極為困難,但是我之所以這樣做,是要使得天下後世當人臣子,卻懷有二心事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。」


過了一段時間,豫讓在趙襄子必經的橋下埋伏。趙襄子來到橋邊,馬突然大驚,趙襄子說:「一定是豫讓在這兒。」派人搜查,果然找出豫讓。趙襄子問豫讓:「你不也曾經事奉范氏和中行氏嗎?智伯把他們兩家都消滅了,你卻不為他們兩家報讎,反而委身臣服於智伯。現在智伯也已經死去,你又為甚麼單單如此深刻地要為他報仇呢?」豫讓答道:「臣事奉范氏和中行氏時,范氏和中行氏把我當作一般人對待,因此我也像一般人那樣去回報他們。至於智伯,他是把我當作國士相待,所以我也以國士的身分去報答他。」趙襄子歎息哭泣著說:「唉豫子啊!你為智伯所做的事,已經足以使你成名,而我赦免你對我做的事,也已經夠了。你為自己作好打算吧,我不會再放過你了!」下令將豫讓圍住。


豫讓說:「臣聽說賢明的主君不會掩飾他人的美名,而忠心的臣子則有為名節而死的道理。之前君上已寬宏地赦免了臣,天下沒有人不稱讚君上的賢明。今日發生了這件事,臣本來就應該承受死罪,但仍希望取得君上的衣服刺它幾下,藉此來達到報仇之意願,那麼臣即使死也不會悔恨。臣實在不敢對您有所請求,但仍然要向您說出我心中的想法!」趙襄子感其義烈,命人將自己的衣服給豫讓。豫讓拔劍跳躍三次刺向趙襄子衣服,說道:「我可以到泉下回報智伯了!」說完就自刎而死。趙國有志向的人知道豫讓已死,都為之傷心流淚。

Sign in and Reply Report

Replies,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:

  • 枫下拾英 / 心灵感悟 / 诚求此诗的英文翻译:【學道須是鐵漢。著手心頭便判。通身雖是眼睛。也待紅罏再煅。鉏麑觸樹迷封。豫讓藏身吞炭。鷺飛影落秋江。風送蘆花兩岸。】 +2

    此诗出处:


    李遵勗。存公武。舉進士。大中祥符間。真宗召對便殿。尚萬壽公主。後拜寧國軍節度使。公探索宗要。無間寒暑。謁谷隱。問出家事。谷隱以崔趙公問徑山公案答之。公于言下大悟。作偈曰。學道須是鐵漢。著手心頭便判。直趣無上菩提。一切是非莫管。


    宗門武庫云。李公得心要於石門聰禪師。嘗作二句偈。寄發運朱正辭。時許式為淮南漕。朱以李頌示許。請賡之。朱曰。雨催樵子還家。許曰。風送漁舟到岸。又請浮山遠禪師和之。浮山偈曰。學道須是鐵漢。著手心頭便判。通身雖是眼睛。也待紅罏再煅。鉏麑觸樹迷封。豫讓藏身吞炭。鷺飛影落秋江。風送蘆花兩岸。諸公見大敬之。

    • 『豫讓藏身吞炭』的典故

      豫讓本來仕事於范氏及中行氏,但一直不太出名。後來轉去智伯瑤門下任職,智伯很看重他。之後晉陽之戰爆發,智伯討伐趙襄子,趙襄子聯合韓康子與魏桓子(後來的韓國與魏國)於晉出公二十二年(前453年)滅掉智伯,將智伯的土地瓜分。趙襄子與智伯之間本來就有極深的仇怨,更將智伯的頭顱當飲酒之骷髏杯。


      豫讓逃到山中,說道:「唉!男子只會為了解自己的人而死,女子只會為愛慕自己的人而裝扮。既然智伯了解我,我一定會為智伯報讎而死,以報答智伯的恩情,那麼我死後的魂魄就不會羞愧了。」便改姓換名,冒充成服刑之人,混進趙襄子宮廷裡塗飾廁所,身帶匕首,想刺殺趙襄子。一日,趙襄子正在如廁,突然心一驚,抓住服刑人審問,發現他是豫讓,知他要報仇,侍衛要殺他。但趙襄子卻說:「他是行正道的義士,我小心避開他就可以了。況且智伯死後連後代都沒有了,而他的家臣希望為他報仇,這是天下的賢人啊。」最後釋之。


      不久,豫讓又在身上塗漆,讓皮膚長滿惡瘡,又吞木炭使自己聲音變得沙啞,[4]令自己的樣子令人無法辨認,連他的妻子都不認得,豫讓便在街道上行乞。朋友認出豫讓,為他哭道:「憑著你的才幹,若能委屈自己作為臣下事奉趙襄子,趙襄子必定會親近和寵信你。等到他親近和寵信你的時候,你要幹你想幹的事,難道還不容易嗎?何必要殘害自己身體,損壞自己的外表,希望藉此達到向趙襄子報仇的目的,這不是更困難嗎?」豫讓說:「假如我委屈自己作為臣下事奉趙襄子,而又想要殺掉他,這是懷有二心去事奉君主。我所做的事的確極為困難,但是我之所以這樣做,是要使得天下後世當人臣子,卻懷有二心事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。」


      過了一段時間,豫讓在趙襄子必經的橋下埋伏。趙襄子來到橋邊,馬突然大驚,趙襄子說:「一定是豫讓在這兒。」派人搜查,果然找出豫讓。趙襄子問豫讓:「你不也曾經事奉范氏和中行氏嗎?智伯把他們兩家都消滅了,你卻不為他們兩家報讎,反而委身臣服於智伯。現在智伯也已經死去,你又為甚麼單單如此深刻地要為他報仇呢?」豫讓答道:「臣事奉范氏和中行氏時,范氏和中行氏把我當作一般人對待,因此我也像一般人那樣去回報他們。至於智伯,他是把我當作國士相待,所以我也以國士的身分去報答他。」趙襄子歎息哭泣著說:「唉豫子啊!你為智伯所做的事,已經足以使你成名,而我赦免你對我做的事,也已經夠了。你為自己作好打算吧,我不會再放過你了!」下令將豫讓圍住。


      豫讓說:「臣聽說賢明的主君不會掩飾他人的美名,而忠心的臣子則有為名節而死的道理。之前君上已寬宏地赦免了臣,天下沒有人不稱讚君上的賢明。今日發生了這件事,臣本來就應該承受死罪,但仍希望取得君上的衣服刺它幾下,藉此來達到報仇之意願,那麼臣即使死也不會悔恨。臣實在不敢對您有所請求,但仍然要向您說出我心中的想法!」趙襄子感其義烈,命人將自己的衣服給豫讓。豫讓拔劍跳躍三次刺向趙襄子衣服,說道:「我可以到泉下回報智伯了!」說完就自刎而死。趙國有志向的人知道豫讓已死,都為之傷心流淚。

      • 『士為知己者死,女為慕己者容』,原來乃豫讓所說。
        • 女為悦己者容?
          • My Bad. You are right! :)